卖身,似乎成了近年来外资零售商的主旋律之一,曾经在中国大行其道的跨国超市们集体面临生存课题,而本土势力则迎来新一轮扩张融合的大好时机,争相出手收购,全面主导了零售市场的局势走向。
数据显示,10年前家乐福、沃尔玛、大润发合占31%的市场份额,如今只有17%,这足够说明问题。在主流的外资零售商中,除了已经找到新东家的,目前仅有沃尔玛还保持着相对健康的运营,泰国正大集团旗下的卜蜂莲花已经因为经营不善选择退市,2012年~2018年间亏损额累计超过13亿元。
年份 | 品牌 | 国家 | 收购方 |
2014年 | 乐购 | 英国 | 华润万家 |
2017年 | 欧尚 | 法国 | 阿里巴巴 |
2017年 | 易买得 | 韩国 | 新华都、卜蜂莲花 |
2018年 | 迪亚天天 | 西班牙 | 苏宁 |
2018年 | 乐天玛特 | 韩国 | 物美、利群 |
2019年 | 家乐福 | 法国 | 苏宁 |
2019年 | 0k便利店 | 美国 | 苏宁 |
2019年 | 麦德龙 | 德国 | 物美 |
无论来自哪个国家,无论曾经成就地位如何显赫,都将重新来过。
1麦德龙
1996年,德国知名零售商麦德龙在上海开设了中国首家门店,2008年首度扭亏为盈,2018年财年在华销售额为27亿欧元。
2019年10月11日,麦德龙中国的下家正式浮出水面:集团、物美集团和多点Dmall联合宣布,物美就收购麦德龙中国控股权已与麦德龙集团签订最终协议。交易完成后,物美集团将在双方设立的合资公司中持有80%股份,麦德龙继续持有20%股份。多点将成为麦德龙中国的技术合作伙伴。此次交易对麦德龙中国的企业总价值估值为19亿欧元(约合148亿人民币)。这笔交易将给麦德龙带来约10亿欧元(约合78亿人民币)的净收益。
2家乐福
2019年6月23日,苏宁易购宣布以现金48亿元人民币收购家乐福中国80%股份,三个月后完成股份交割,正式接手。
公开资料显示,家乐福中国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,在国内拥有约3000万会员,开设有210家大型综合超市、24家便利店以及6大仓储配送中心,店面总建筑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,覆盖22个省份及51个大中型城市(截至2019年3月)。过去两年,家乐福中国营业收入为324.47亿元、299.58亿元,并分别亏损10.99亿元、5.78亿元,境况并不乐观。
3Tesco乐购
2004年的7月,英国最大的零售商Tesco耗资1.4亿英镑(约合人民币21亿元)收购顶新集团旗下乐购连锁超市50%的股权,正式进军中国零售业;2006年的12月,Tesco再度出资1.8亿英镑(约合人民币28亿元)买入乐购40%股权,将中国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市场,制定出雄心勃勃的“千亿目标”。
然而天不遂人愿,TESCO在华水土不服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,2014年Tesco将旗下135家乐购门店打包卖给华润集团并陆续更名为华润万家,代价为220亿港元。其2014年财报显示,TESCO税前亏损602亿元人民币,中国业务的亏损超过113亿元人民币。
4欧尚
高鑫零售旗下有两大零售品牌——来自中国台湾的大润发和来自法国的欧尚。1998年,第一家大润发在上海开业,一年后欧尚也进入中国内地市场。
2017年11月,阿里巴巴投资约224亿港币,直接和间接持有了高鑫零售36%的股份,成为高鑫零售第二大股东,此后阿里的基因开始逐步植入大润发;2018年底,欧尚退出中国市场的传言沸沸扬扬,最终证实为进行深度整合,欧尚中国业务交给大润发团队统一运营管理,调整欧尚的商品结构、陈列区块及门店组织结构,清理库存,整合物流中心,同时,欧尚的线上业务也逐渐步入正轨。
推荐阅读:旗龙网
京城在线所有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相关作品的原创性、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!
